壮美河山,秀丽如画。千里边关,碧嶂连云。
4月1日至4日,广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自治区党委宣扬部、统战部、网信办等单位主办的“讲好新时代我国边远地方管理故事”主题宣扬活动采访团,深化广西防城港、百色、崇左等市,感触边境区域打开新时代兴边富民举动的新效果,采撷各族干部大众守边固边兴边的生动故事。
广西百色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卡哨长凌尚前为界碑描红。
百业兴隆边远地方稳,共建美丽家乡
春意盎然的时节,走进崇左市广西(凭祥)东盟跨境协作农作物种苗繁育中心,约莫一掌高的甘蔗苗生气勃勃,齐整列阵,于温室中吐纳新碧。
崇左市被誉为“我国糖都”,贡献了全国蔗糖五分之一的产值。在这里,“甜美作业”事关村庄复兴、兴边富民。
繁育中心负责人黄奎介绍,该中心于2023年6月建造树立,是全国首个全域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也是崇左市“民营企业进边远地方”的榜首批签约企业。现在,繁育中心启用了全国榜首条甘蔗脱毒种苗自动化生产线,每年可生产5000万株组培苗;建造甘蔗良种栽培全过程机械化演示基地4000亩,带动全市4万亩甘蔗基地提质晋级。
“这些脱毒组培甘蔗苗具有抗病性强、产值高、糖分含量高级优势,成为推动甘蔗工业高质量打开的‘科技引擎’。”黄奎说,良种甘蔗栽培带来的增产,可以明显带动农人增收。
陆伟霞是上石镇马垌村的乡民,在繁育中心务工。“我在这里作业,不仅能学习甘蔗栽培技能,每月有4600元收入,还能照料家庭,我很满意。”陆伟霞说。
边境兴则边远地方稳,边民富则边防固。近年来,广西首先发动“民营企业进边远地方”举动,深化推动新时代兴边富民举动,边境特征工业加速打开,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徜徉在凭祥市友谊关口岸的街巷,鲁菜、东北菜等不同风味的饭馆密密麻麻,成为八方商贾扎根广西的生动注脚,以烟火气晕染这座南疆边城的敞开底色。
友谊关口岸是衔接我国与越南最大、最快捷的陆地口岸之一。坐落于此的我国首个跨境才智口岸建造正在加速推动,中方段将于本年投入试运行。
“才智口岸依据卫星导航和5G技能,使用集装箱无人驾驶运送车辆、自动化吊装设备、集装箱查看体系、智能审图体系,辅之以可完结中越跨境物流信息交互对接的才智指挥调度渠道,将完成货品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通关。”凭祥归纳保税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口岸运营部部长李思东介绍,友谊关口岸其时日均通车量约1500辆次,才智口岸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通关才能将成倍增长。
坡荷乡弄耀村是百色市那坡县施行“千万工程”、推动村庄全面复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典范。这个从前的贫困村,现在富丽蜕变为百色市工业兴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红旗村”。
“咱们村经过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提出‘党建引领、文明铸魂、崇实维新’的管理思路,带动乡民打开蛋鸡饲养和蔬菜栽培项目,优化村团体经济结构,推动村庄复兴。”百色市委统战部驻弄耀村榜首书记杨鸿远说。一项项详细帮扶办法带来的改变,化作乡民脸上弥漫的夸姣笑脸,成为他们口中津津有味的夸姣故事。
据了解,广西统筹财政资金扶持8个边境县200个村打开村级团体经济项目,发挥村党安排效果,依托互市交易、边关旅行、特征种养、边贸产品加工等资源优势,树立边民协作社,探究推广“党支部+协作社+边民”的边贸形式,带动当地大众增收致富。
靖西市地州镇坡豆街的男女老少在村里唱山歌、打糍粑、抛绣球、共享五色糯米饭。
以文明人聚人心,强化认同枢纽
春时风和日暖,在百色市靖西市旧州古镇的沿街门廊下,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白叟,尽是制造绣球的居民。旧州古镇有制造绣球的悠长前史,各色绣球美轮美奂。
“作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绣球一般用12个球瓣组合而成,各瓣均匀对称,美观大方。”靖西壮族绣球制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绣蕴坊绣球文明有限公司总工艺师王秀芬介绍。
2009年,山东聊城姑娘王秀芬来到靖西创业,被制造精巧的绣球深深招引。“我一边在网络上接订单,一边挨家挨户向绣娘请教,立异绣球制造技艺,尽力让千年绣球勃发重生。”王秀芬说,她和团队依据青年人的喜欢,调配国际盛行的色系,立异制造的绣球备受顾客喜欢。现在她的公司已带动近700名绣娘传承绣球制造技艺,旧州古镇也因文明传承打开而愈加亮丽。
文明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加强边境文明建造,增强边境大众文明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推动边防稳固、边境安稳、经济打开、民族团结。
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的G219,是一条国际级的景象大路。结尾处东兴中越界河景区文旅资源丰富,山海相连地标广场、零公里留念坛等招引游人欣赏。
“路途是工业打开、文明沟通、联通人心的枢纽。在这里,我深入感触到G219所承载的前史与文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前史文明与旅行学院教授黄小芬说。
在G219沿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东岸的花山崖壁如斧劈刀削,古骆越人以崖壁做天然画板,将造型各异的赭赤色人像和物像制作于上,这便是2016年被列入国际文明遗产名录的花山壁画。本年“三月三”期间,花山壁画景区迎来旅行顶峰,其间包含的往来沟通融合故事也被更多人知晓。
年月无声,壁画不朽。“壁画上的铜鼓图画阐明骆越人其时已把握青铜铸造技能。而铜鼓的铸造与华夏青铜器及其铸造技能的传入密切相关。此外,人像身上佩带的环首刀图画也阐明秦汉时期环首刀等金属用具已从华夏区域传播到骆越区域。”宁明县文物所所长周秀珍介绍。
处于明江半岛的城中镇耀达村是前往欣赏花山壁画的必经之地。花山壁画申遗成功今后,乡民们自觉参加壁画巡查、村容村貌改造等作业,参加“花山看护者”的部队中。现在,村里还办起农家乐,农文旅工业越做越大。
“维护花山壁画已经成为乡民们日子的一部分,咱们看护壁画、向游客叙述壁画文明,吃到了文旅融合打开的盈利,促进了往来沟通融合。”耀达村驻村榜首书记、宁明县妇联副主席廖树珍说。
媒体记者在东兴市山海相连地标广场采访拍照。
赤色堡垒筑安定,守好崇高疆土
东兴市东兴镇公园社区坐落于东兴口岸,坐落国门景区中心地带,因中越公民友谊公园在辖区内得名。
“咱们充分发挥口岸、国门、边境的共同优势,打造‘1个党支部、3个作业亮点、6支自愿服务队、8步作业法’的‘1368’作业品牌,树立自愿服务部队,打开赤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讲好国门赤色故事。”公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揭毓义介绍。
边远地方稳,则国安。广西将“国门”党建作为推动边远地方区域高质量打开、筑牢祖国西南中南安全屏障的严重工程,出台树立兴边富民“书记抓、抓书记”责任制的施行定见,清晰边境市、县、乡、村党安排书记为兴边富民、“国门”党建榜首责任人。现在广西已完成771个抵边天然屯党的安排和作业全掩盖,各族大众逼真感触到“党安排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身边”。
唱山歌、打糍粑、抛绣球……走进百色市靖西市地州镇坡豆街,乡民自发安排的风俗活动五光十色、愉快热烈,表达了乡民对日子的夸姣神往,成为乡风文明建造的重要载体。这个曾获自治区级文明村称谓的村庄,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文明乡风的引导、教化效果,以“小积分”赋能底层管理。
“经过34项量化目标,乡民积极参加环境整治、邻里合作等,家家户户都在争创文明积分,村子越来越调和,人心越来越齐。”坡豆街党支部书记阮玲江介绍。
现在,在广西连绵千里的边境线上,“守边便是守家,守家便是守国”,已成为各族大众的遍及一致,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远地方稳、边防固的夸姣画卷正在缓缓打开。
来历:广西民宗委